浏览数量: 0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25-05-20 来源: 本站
南非开普敦的CTICC展馆内,来自中国河南的智能微电网设备前,非洲多国电力公司代表驻足交流,对小型风机与智能配电融合方案频频点头。
2025年5月20日至22日,南非开普敦国际会议中心(CTICC)迎来非洲电力能源行业年度盛会——Enlit Africa电力能源展览会。河南国网自控电气有限公司携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与智能配电柜等创新产品亮相展会,成为开拓非洲清洁能源市场的中国力量。
作为非洲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电力能源盛会,本届展会吸引了全球82个国家的250余家展商及超万名专业观众。展会由国际知名能源会展机构Clarion Energy主办,覆盖发电、输配电、储能、可再生能源全产业链,被誉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能源市场的“黄金通道”。
01 进军非洲:顶级平台展现中国智造
南非开普敦CTICC展馆内,河南国网自控电气的展位吸引众多国际访客驻足。公司海外事业部技术工程师现场演示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成为非洲偏远地区供电难题的破局利器。
参加一个展会,获得两个平台的价值”——这正是Enlit Africa的独特优势。该展会由非洲知名电力展POWER GEN AFRICA与南非公共事业周AUW合并升级而成,全面覆盖电力行业全产业链。
南非电力公司ESKOM作为展会长期支持单位,连续多年以主办电力公司身份参与。其中高级技术决策层大规模参会,为参展商带来高质量对接机会。据统计,往届展会70%的参与者担任企业高级职位,拥有采购决策权。
展会覆盖的六大产品领域与河南国网自控电气的技术方向高度契合:微电网系统集成、电力自动化控制设备、智能配电解决方案、储能技术应用等均被列为核心展品类别。
02 技术亮点:微电网+智能配电双引擎驱动
在开普敦展会现场,河南国网自控电气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团队重点展示了三套行业解决方案:
●离网型风光互补系统:以5-20kW小型风力发电机为核心,结合太阳能及储能模块,专为非洲无电地区设计。其低风速启动特性(3m/s)完美适应非洲内陆风资源条件,解决了传统电网难以覆盖区域的用电难题。
●智能配电管理平台:集成实时监测、故障自诊断和远程调控功能的智能配电柜,可降低30%运维成本。该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兼容非洲现有电力设施,受到南非电力维护工程师的高度关注。
●智能储能系统:适配微电网的灵活储能方案,支持柴油发电机平滑替代。契合非洲多国推进的清洁能源转型计划。
“非洲能源转型的关键在于分布式解决方案的落地。”展会技术论坛上,河南国网自控电气海外事业部工程师指出,“我们的模块化设计让社区在12周内就能建成独立运行的微电网,这对缺乏电力基础设施的偏远地区至关重要。”
03 市场机遇:非洲电力蓝海中的中国方案
非洲电力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仍有超6亿人口缺乏稳定电力供应,微电网和离网系统被世界银行列为重点推广方案。南非政府最新公布的“2030能源路线图”中,明确要求将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35%。
河南国网自控电气有限公司参展团队敏锐把握这一趋势。“非洲不需要重复传统电网的老路,”公司海外业务经理在客户洽谈会上表示,“智能微电网可直接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利用,而我们的智能配电柜正是微电网稳定运行的‘神经中枢’。”
展会期间,公司团队与南非、肯尼亚、加纳等国电力部门达成17项初步合作意向,其中南非某矿业集团对200kW级风光储微电网项目表达了明确采购意向。该方案可帮助矿区降低40%柴油发电成本。
04 战略布局:借国际展会开拓新兴市场
Enlit Africa展会作为国际电力行业风向标,汇集了ABB、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巨头,也有国家电网、中电建等中国企业连续多年参展。河南国网自控电气有限公司此次参展,是其进军新兴市场战略的关键一步。
“通过展会,我们不仅推广产品,更深入了解非洲电力需求特点。”海外事业部负责人在展台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非洲不是单一市场,而是54个差异化市场。在开普敦三天收获的需求信息,超过半年线上调研所得。”
展会数据显示,本届专业观众数量较上届增长20%,其中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新兴市场采购商数量显著增加。这种变化表明,非洲能源建设浪潮正从南非向北延伸。
随着展会落幕,河南国网自控电气有限公司的海外团队在开普敦展会上收获的37家客户询盘正在转化为具体方案设计书,其中小型风电微电网项目将在赞比亚试点,预计2026年初投运。
Enlit Africa不仅是一个展示窗口,更是中非能源合作的桥梁。正如展会主题所揭示的——当中国制造遇上非洲需求,黑暗的角落将被点亮。
> 南非ESKOM电力公司技术总监离开展位前,再次触摸风力发电机模型叶片:
>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设备,而是让灯光亮起的完整方案。你们带来了可能。”
公司简介
河南国网自控电气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电网及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产品涵盖微电网控制系统、智能配电设备、新能源发电装置等,业务覆盖全球30余个国家。